在本次学习空间句法软件、进行VGA部分分析的过程中 我们接触到了非常多的空间度量,其中有许多在当前中文网络上的分析资料尚较为欠缺、甚至在不同的论文里出现过完全相反的概念定义和内涵解释,我们的应用过程也只有原始英文教程作为范例,可能存在误读与偏差,在此列举一些、供参考和指正1、视域偏移角——视域形心与水平基准线夹角,反映了人在空间中可能感受到的视线吸引力方向2、视觉聚合系数——某个网格节点的等视域图中相互可见的节点连接数量与所有可能的连接数量的比值,不仅表征了视域的凸空间性,同时还可以揭示当观察者移动时,视域变化的速率或视觉信息的稳定程度。不同方向上视觉信息变化率大,代表视觉信息丰富、具有较强特征性,经反色处理后,暖色可以用于区分出寻路中易于成为决策点的区域;我们借助这一度量来判断了场地中可能的寻路决策点位置。3、视觉熵——以空间中节点深度序列的排布来量化空间的秩序化程度,直观的概念解释如下图我们的理解是:视觉熵能够初步表征人在理想空间中寻路的难度;视觉熵值越低,代表不同方向上视觉信息的差异越大,越易于辨别自身所处位置;实际的寻路状况还会受到种种复杂的空间属性共同作用在悦街的环形中庭和西侧内街两处区域,这一度量很好地提炼出了空间的均质化特性,为街区内寻路困难的原因探索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也使我们结合实景照片的分析有了更加客观科学的依据、帮助我们初步探索了微观空间优化改进的可能性以下为改进后的结果和初步结论
2021-12-24此前的环境行为学研究得到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一些基本寻路概况:一层:主楼对人流的吸引力更大,悦街往往只起到通行作用:30 人中仅有 3 人最终停留在所调研的悦街西区,其余人选择直接离开街区,或直接进入主楼,后者的人数远多于前者。西侧内街遇冷:店铺空置最多的西侧内街仅有 1 人经过,且未作停留直接离开街区;从西北入口进入的顾客几乎全都以主楼为目的地,在行进过程中均未被内街所吸引。中部广场的定位作用与空间吸引力明显:所有轨迹中只有一人在中心广场稍作停留,其余人均没有在行进过程中出现因方向选择而被迫停留某处的情况;与中心广场直线连接的南入口进入的行人几乎不存在绕路情况,大部分都直奔中心广场二层:行动目的性较强:40%顾客上到二层的目的是前往位于主楼 A 点的健身房和位于B点的书店;有顾客从9号点上楼,经过长距离的寻路,最终成功到达他们位于 B 附近的目的地空间吸引力弱、定位效果不佳:一部分上楼顾客并没有具体的目的地,但短距离闲逛后很快消极离开,甚至还有刚到达二层就马上下楼的顾客。他们认为二层店铺类型单一,垂直交通设置也不合理,“迷路”和“寻找电梯”成了最大的停留原因;在图示蓝圈中,顾客刚到达二层就发生绕路行为,说明其对自己与目的地的相对位置感到不确定,只能凭借自身经验判断方向。 多首层理念的体现:一半左右的顾客并没有选择通过离自己目的地最近的垂直交通上楼,而是上楼后再定位目的地,这一行为符合人在行进过程中倾向于先垂直移动至目标层,再水平定位目的地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多首层期望通过密集的垂直交通来吸引人流的目的。本条是对11楼中垂直交通情况分析作的基本背景补充,下图则反映了行人在发现扶梯运行状况不符合预期之后是否能够快速寻找得到替代方案,结果显然也并不理想,悦街的外摆扶梯式多首层设计在实际运行中受到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上层空间大量失落闲置。
2021-12-24